提到敦煌,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莫高窟,还有鸣沙山和月牙泉,但我们可能还不知道,在敦煌地方志中被誉为“敦煌八景”之首的既不是莫高窟,也不是月牙泉,而是“危峰东峙”即三危山。三危山被称为“敦煌第一圣境”,早在唐代就已经相当有名气了,足见三危山在敦煌的崇高地位。
三危山,俗称“升雨山”,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,东西绵延60公里,主峰隔大泉河与莫高窟遥相呼应。关于三危山山名的来历,有许多记载,大概意思都差不多,最典型的要数《都司志》的记载,说“三峰耸峙,如危欲坠,故名”。就是说有三座高峰,耸立对峙,奇拔险峻,摇摇欲坠。古人爱用“危”字来形容山势的险峻,比如李白《蜀道难》一开始就发出深深的感叹:“噫吁唏,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”也是形容山势的奇险和道路的崎岖难行。三危山,多形象的名字啊!这样,“危峰东峙”自然就成为“敦煌八景”之首了。
三危山还是史书记载的敦煌最早的地名,《尚书.舜典》说:“窜三苗于三危”。后来,《史记》五帝篇进一步解释说:三苗本来生活在江淮、荆州地区,因为多次叛乱,舜视察归来后,建议尧帝,把三苗迁到了三危。就是说早在尧帝时,生活于在江淮一带的三苗族就被迁移到敦煌,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杂居。我国最早的地理奇书《山海经》的记载则更具有传奇色彩,说:“三危之山,有青鸟居之,为王母使者,传书,取食。”《山海经》记述的“青鸟”,共有三只,传说是西王母的随从和使者,它的使命是将幸福、吉祥和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。以后,“青鸟”成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形象,备受人们的喜爱。李璟词:“青鸟不传云外信,丁香空结雨中愁”,说的就是当信使不到,书信不通,亲人的消息被阻隔时,主人愁肠百结,缠绵思念的心情。不管怎么说,三危山都堪称是敦煌古老历史的象征。
除此之外,莫高窟的建造也与三危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。据莫高窟佛龛碑记记载: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,也就是公元366年。当时,有个名叫乐僔的和尚,云游四方,虔诚向佛。一天傍晚,他来到了鸣沙山东麓的山脚下。这时,夕阳洒在对面的三危山上。乐僔和尚举目远眺,突然,对面的三危山发出道道金光,好像有千万座佛像闪烁其中。见到这种情景,一心修行的乐僔和尚非常惊异,认为这一定是佛光显灵,此地就是佛祖的圣地。于是,乐僔和尚顶礼膜拜,决心就在这里修行。此后,他便请来了工匠,在悬崖绝壁上架空凿岩,开凿了第一个窟龛。由此可见,有了三危山的神奇佛光,才有莫高窟的开凿,也才成就了敦煌又一大景观——“千佛灵岩”,也就是“千佛洞”。三危山和莫高窟就像情同手足的兄弟,遥相辉映,不可分割。
那么,乐僔和尚看到的佛光,在现实中是不是存在呢?当然是存在的。我们知道,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会出现佛光景观,其中,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峨嵋山佛光。佛光的显现,虽然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原因,但它们都是一种自然现象。三危山佛光的出现,经地质考察证明,与三危山特殊的岩石构造、空气中的水分和阳光的照射有关。三危山纯为沙浆岩层,岩石内含有石英等许多颜色不同的矿物质,岩石颜色赭黑相间,加上山上不生草木,使岩石裸露在外。这样的山体,在大雨过后空气清新的黄昏时分,经阳光一照,不同岩石的色彩,极容易通过停留在岩石表面的雨水及空气中的水分,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,从而把“夕阳西下彩霞飞”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。三危山特殊的山形被笼罩在这样的光芒中,若隐若现,就很容易使人产生佛祖就在其中的感觉。后来,不管是游客,还是长期生活在敦煌的人,都曾目睹过三危佛光的出现。
“三危圣境”景区东西约6公里长,规模较大。三危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宗教名山,历代都有一些宗教方面的建筑,香火旺盛,虽然经历沧桑,几度兴衰,但仍有不少建筑保存了下来。三危山上既有佛教寺院,也有道教的建筑,当然中国传统的儒学也渗透在其中,所以,三危山是名副其实的儒、释、道三教合一的名山,这与敦煌历来作为一个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历史地位正相吻合。三危山无疑是敦煌地区的最高点,登上山巅,可东望安西,西尽敦煌,山川草木,城市村庄,还有那茫茫戈壁,片片绿洲,都会一一呈现在眼前。所以,三危山从古以来又有“望山”的称谓。古人作诗有“座镇敦煌第一山,谁移泰岳到阳关”的感叹,看着山下的景致越来越小,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慨呢?